题目一:人机物融合群智计算:LLM vs. 分布式集群智能
报告人:郭斌
报告人简介: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人
机物融合群智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工信部智能感知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西北工业大学计算与艺术交叉研究中心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2)和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7),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2023中国智能计算创新人物”。主要从事智能物联与普适计算、群体智能、移动群智感知等方面研究。在IEEE/ACM汇刊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人机物融合群智计算》《智能物联网导论》等专著,且面向智慧城市、社会治理等国家重大需求开展领域应用和技术推广。曾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以及IEEE UIC’17、ISI’19、BIBM’20等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Human-Machine Systems》、《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ACM IMWUT》等国际权威期刊编委。IEEE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理事、杰出会员、CCF西安分部主席。
题目二:智能影像基因组学与疾病诊断应用
报告人:张道强
报告人简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院长,脑机智能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主任。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IAPR Fellow),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和重点项目等资助。任IEEE Trans. Medical Imaging、Pattern Recognition、Machine Intelligence Research、Intelligent Medicine等期刊编委,以及《数据采集与处理》期刊副主编。担任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监事、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理事、中国图学学会图学大数据专委会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委会常委、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信息与控制分会常委、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医学图像处理专委会主任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医学图像分析,脑机接口等,发表学术论文200 余篇,被引2万余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指导博士生/博士后2次获医学影像领域重要国际会议MICCAI青年科学家奖。2014-2023 连续10年入选Elsevier 中国高被引学者榜。
题目三:智能针灸机器人关键技术及研究进展
报告人:何昭水
报告人简介:广东工业大学教授(二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中组部万人计
划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优青等;担任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智能信息处理及在智慧医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较好成果:如发现并证明了数学领域的重要逆矩阵求导公式,被国外新出版的矩阵论工具书《Matrix Cookbook》收录;开发了基于盲分离技术的胎心电图仪及其系统等。在IEEE Trans PAMI等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工作得到Vibbeg、Oja等国外院士为代表的同行权威专家高度评价:如代表着当前最高水平、补充和完善了整个概率聚类分析理论框架等;申请发明专利40多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优青基金等系列项目。
题目四:脑机接口编解码方法及应用
报告人:金晶
报告人简介: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智能计算中心主任,入选国家高
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担任国际神经修复学会脑机交互与人工智能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神经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会视觉认知与计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担任JNE, Neural Netw, JNM等10个SCI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主要研究脑机接口技术,主持科技创新2030重大专项课题,上海市重大专项共建单位项目等20余个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在JNE, IEEE TNSRE, IEEE TBME等上发表论文180余篇,获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获首届中国脑机接口“华瑙奖”杰出青年奖等荣誉。研究成果入选华瑙—2024年度中国脑机接口十大进展。
时 间:2025年4月8日(周二)9:00-11:40
地 点:石牌校区南海楼338会议室
热烈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2025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