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白杰云获批国家外专项目,助力“人工智能+医学”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1-04 来源: 信息科学技术xve'y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2024年度国家外国专家项目审批结果,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陆尧胜教授团队成员白杰云申报的“基于数字孪生心脏模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毒性评估”项目成功获批立项。该项目旨在聚焦“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是学院在高端引智和科研创新方面的重要突破。

项目负责人白杰云老师介绍,该项目将引入国际知名专家,结合人工智能算法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高精度心脏电生理数学模型体系,模拟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开展药物风险分级研究,以解决心脏药物研发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为新药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国家外国专家项目旨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国际创新合作,加快高层次外国专家队伍建设。近年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推进国际化水平,引进国际高端人才,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学科发展和科研创新,学院2024牵头承担国家级项目1项。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将继续坚持理论和实践双创新,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持续落实好来华外国专家的引进使用和管理服务,全力保障项目有序推进,持续提升科学研究和国际化水平。


白杰云老师

项目负责人介绍

白杰云,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担任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智慧医疗分会委员,是IEEE、MICCAI和ISUOG的会员。2019年,在奥克兰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赵继超教授。201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获博士学位,其博士生导师为王宽全教授和张恒贵教授。长期致力于多个领域的研究,涵盖智能仪器与现代医疗仪器、人工智能与医疗机器人、机器学习与医疗大数据以及医学数字孪生技术等方面。作为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的骨干成员,以及广州市莲印医疗有限公司的科技特派员,担任医学图像处理顶会MICCAI和ISBI图像分析挑战赛的主席,已取得一系列创新性科研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累计发表60余篇高水平SCI期刊论文,涉及MedIA、IEEE TMI、IEEE JBHI、Plos Comput Biol、MBEC、MICCAI、ISBI、BIBM等多个知名期刊,H-index达到15。在科研项目主持与参与方面表现出色,累计主持/参与多个重要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国家外国专家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广西重点研发专项、广州市重点研发专项、广州市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以及暨南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启动项目等。同时,担任Frontier in Physiology、Frontier in Medical Technology和Journal of Visualized Experiments (JoVE)的客座编辑,Scientific Data的编委,以及Medicine Advances、BME Frontiers和Cardiovascular Innovations and Applications的青年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