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年华·信院廿载院庆】 走近“信息人”—信师治学 ·王晓明

发布时间: 2021-09-14 来源: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教书育人,爱与责任同行

王晓明,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计算机专业科研和教学,在网络安全与密码学领域学术造诣深厚。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3项、广州市科学技术科技奖2项、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等多项。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产学研重点项目、广东省自然基金和广东省科技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多篇被SCI, EI收录。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广东省教学改革项目等;其所主讲的“数据结构”课程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讲的“信息安全与密码学”课程被评为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

言传身教春风播,三尺讲坛教绩扬

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自己坚定的教育人生,将近40年的教育生涯,王晓明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信息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强的学科。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学习方法,王晓明经过多年的摸索,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以课程为抓手,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博采众家之长,优化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追求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

 “为师者,惟匠心以致远,当臻以至善”。她所主讲的课程《数据结构》,深受学生喜爱。从布置课前预习、授课到课后作业等,王晓明各方面全盘考量,力求使每一堂课能在师生心中产生“知识共鸣”。在课程设置上,她强调研究型、项目式学习,通过丰富作业评价方式,利用“探究式”、“论文式”、“报告答辩式”等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除了每周定期的答疑会,王老师也格外重视同学们的邮件,“如果可以,我一定第一时间回复邮件。但有些算法比较复杂,需要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我会建议同学和我一起阅读,再一同解决问题。”

 “亲切”、“谦逊”、“对待生活平和而热爱”……这些都是学生们对王晓明老师的评价。在她身上,学者之严谨和师者之和蔼并存。她曾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暨南大学十佳优秀教师”、“暨南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暨南大学首届本科教学校长奖”、“暨南大学十佳授课教师”等。

教学相长,匠心传承

作为计算机科学系里的资深教师与教学骨干,王晓明深知,教学质量的好坏,关键在课堂,课堂质量的提高,需要全体教师潜心研究、精心设计、严谨组织。而新教师刚走上教学的讲台,是教育战线上的新兵,关心、培养新教师,帮助他们迅速成长,才能实现“百花齐放春满园”,实现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她在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不忘提携学院的青年教师,发扬“传、帮、带”精神,做好带德、带才、带教、带研工作。她时常以阶段性教学心得分享的方式,为青年教师做教学经验报告。“当代教师要以新理念引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确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提升课程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王晓明常常说道。在她的带领下,计算机科学系的教师组建了广东省教学团队,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与教师发展等核心问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实施于暨南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获得了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爱生如子,学生值得真心“托付”的好老师

亦师亦友,是最好的遇见。平等、真诚、尊重,是王晓明老师谈及她的学生时,提到最多的三个词。在多年的执教生涯中,特别是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深知该用何种方式与不同的学生交流。“我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高中数学老师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对我的一生都有很深的影响。学生是孩子,需要鼓励和引导,也是队友,需要尊重与合作。”

她常常说,“为师者,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长期在一线教学的经验令她觉得:只有做好科研,在课堂上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去感受新的学术发展;只有以身作则,才能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她时常与学生开展共同探讨,通过尝试改变原有教科书上的讲解方法,将“硬核”专业课程,巧妙地融入家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人文精神等思政元素。专业课加上思政元素,就像加了催化剂,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课程思政育人的火花也愈加璀璨。

犹记小桥初见面,柳丝正长,桃花正艳。王晓明执教至今已近40年,回忆起第一次执尺踏上讲台的场景,她记忆犹新。“第一次上课前特别紧张,我一遍又一遍地备课,然后对着家人试讲,他们是我的第一批听众。”数年中,台下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她面对学生时,那份紧张和兴奋,却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