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院“本硕博”精英为基因数据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 2020-12-04 来源: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一支队伍、十五人、三个领域;一年时间、二次复活。这个大团队在科研创新和对接市场上齐头并进,对一直以来困扰业界的基因数据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专业攻克。这些都是“互联网+”创业创新大赛上来自我校的“基因守航——基因大数据安全管理引领者”项目团队一直在做的事情。凭借这个项目,他们获得了国家级铜奖的优秀成绩。

(项目团队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现场)

十五人共进退,跨学院跨专业的优劣互补

想要守护基因数据的安全以及隐私,需要怎样一支队伍?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团队负责人杨雅希给出了三个关键词:“博士”“高技术”“跨学科”。来自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经济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三个不同学院,集结博士、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在这个大团队中,不同学历、专业的成员各司其职:本科生成员负责包括市场资料调研和校对项目文档的基础性工作,研究生们则承担深挖和包装技术、保护和完善知识产权的工作;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成员负责核心技术研究与完善、材料撰写等,经济学院的成员擅长市场分析与项目投资评估,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成员则把握项目在生命信息方向发展。

一个优秀团队离不开负责人的带领和成员的通力合作。一个获得国家级铜奖的项目必然经历了多次打磨。杨雅希作为负责人,与核心成员李明博士、陈墩金博士常会为修改项目熬到深夜一两点,第二天七点早起继续完善。每当感到无力坚持,成员们会相互加油打气。项目准备期间,他们经历了疫情的挑战。杨雅希每两三天召集成员们进行线上讨论,给大家分配任务。尽管成员们不能见面讨论,但是大家仍然积极响应,努力完成各自的任务,使项目在疫情中也能顺利推进。

项目得以顺利推进也离不开老师们的悉心指导。技术上,暨南大学副校长、项目的第一指导老师翁健教授对项目的整体方向进行把控及技术指点,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罗伟其教授及吴永东教授也为技术研究提供了帮助;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创新创业导师洪莹副研究员为项目的创新及落地应用提供了大量指导,创新创业导师黄晓华老师则为团队联系评委导师,组织团队培训等。

(指导老师对项目进行指点)

着眼行业痛点,基因数据的安全处理存储

“我们希望我们国家的技术可以做到自主创新,特别是对于人类的生命信息这一块,更是我们要强调的重中之重了。”项目主负责人杨雅希在谈到建立项目的初衷时这样说到。

他们的项目着眼于基因数据存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问题,对现行市场的问题也有自己的认识。当前行业内的基因数据和计算处理业务大多面临着数据存储管理成本高、隐私性和安全性难以保障的问题,甚至有的公司仍采用运输移动硬盘来传输基因数据,而行业内也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的基因大数据市场。但我们需要了解到的是,人类的基因数据是不会随着时间流逝发生变化的,一旦泄漏就是全部泄漏,而它无法像密码一样被二次更改。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基因数据被私用,可能会引发人种基因缺陷的暴露等影响。这无疑是人类生理与伦理的大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的项目显然不同以往。市场上对基因数据的压缩比一般是19:1或20:1,而他们的项目可以做到23:1,更高的压缩比让存储所占空间更小,传输速率更大;在大部分公司的安全算法仅仅是开源甚至未经过严格证明的情况下,他们可以提供理论上的分析并证明这个算法的安全性;面对隐私性问题,他们则采取加密环境下运算和处理基因数据,经手数据处理的人也无法拿到所有的基因数据资料;同时,他们拥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地方联合中心的平台。

这些都是他们的独到之处,也是破解行业痛点的关键之处。

二次复活获奖,“逆袭之路”柳暗又花明

当然,项目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项目本身难度很大,需要整理的资料繁琐,工作量多;而在参赛的过程中,他们也发现竞争对手非常优秀,竞争压力倍增。他们花了很长时间去准备材料、ppt和项目书,提交材料参加网评,然后在经历省内网评失败后复活,拿到国家级铜奖;但是,失败再次来临,他们在国家级网评中与晋级名额失之交臂。杨雅希说:“我们花了很多功夫去准备,项目被淘汰的时候的确觉得很遗憾;但今年是我们第一次参加比赛,我们觉得能拿到国铜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了。”

正当失落的他们准备回去继续打磨项目的时候,二次复活的机会降临了。他们虽然被淘汰了,但网评成绩靠前,这意味着他们有机会再参加一次会评,冲击国家级银奖。他们没有沉浸在开心的情绪中无法自拔,而是全力备战,准备再次提交所有材料,所有人都抱着做到最好的心态去把握这最后一次的机会。尽管这次比赛他们最终止步在国家级铜奖,但整个团队“虽败犹荣”。

因为经历了两次复活,杨雅希笑着说:“他们都戏称我们这个项目是‘复活项目’”。但这不是幸运女神的偶然眷顾,而是这个项目本身和他们的坚持冥冥中定下的机缘。

参加完比赛并不是这个项目的终点。接下来的一年,他们不仅将继续完成与企业的合作,也会丰富自己的项目,不断推陈出新。他们希望不断突破,在为基因数据保驾护航的路上越走越远。

(文/新闻中心 程梓欣 高靖琳 图/受访者提供)

责编:李伟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