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战“疫”,“信”火相传

发布时间: 2020-05-26 来源: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孟夏的暨南校园里绿草如茵、花团锦簇,一派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受疫情影响,这里没有了往昔的书声琅琅、熙熙攘攘,没有了往昔的学生社团三五成群、结伴并排。大疫之下保证在线教学与辅导“不掉线”、“不打折”,是全新的工作,也是特殊的挑战。面对疫情给高校教学工作带来的挑战,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全体教师冲锋在防控疫情第一线,战斗在线上教学最前沿。虽然校园里听不到往常熟悉的上课铃声,但“疫情无情师者有爱,育人无墙线上课堂”,教师精神饱满、学生情绪高涨地在云端网络直播课堂上,互动、提问、答疑,整个教学辅导过程平稳有序。

 

一黑一白,课堂效果“1+1”大于2:数学系教师刘春光

 

自备小黑板,找回数学课堂的感觉

春季授课初期的课程准备,数学系刘春光副教授坦言道,是在“一片茫然中”开始的。由初期的“很不适应”、“没有概念”,历经尝试学校推荐的各种方式后,最终他选择了以“网上慕课+腾讯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利用QQ群适当补充课后信息作为授课方式。由于初当“主播”,找不到课堂上的感觉,再加之设备简陋,在试课阶段,师生间的讲授、答复只能通过一边在纸上写,一边说解题思路,最后再把写完的内容拍照放到QQ群中这样一种形式进行。有了“网课初体验”后,后续的课程开展逐渐进入状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于数学的实际教学中非常重视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推导过程,以加深对公式的理解,掌握精炼、灵活的思维方法,刘春光用网购的两块磁力贴黑板将办公室两个书柜背面改造成黑板墙,加上摄像头拍摄,就这样“一个黑板墙”+“一支粉笔”,以“1+1”模式开启了他的《数学分析Ⅱ》、《概率与统计》网课讲授。每周日他提前公布一周的学习计划、慕课的内容、时间以及腾讯课堂补充讲解时间,部分课程列出重点内容,并适时在QQ群上传课本扫描件、讲课课件、作业题目、课程内容总结及补充习题等,方便学生自学。另外,他通过QQ群投票功能发起调查问卷,对慕课的流畅程度、学生学习时记笔记的比例、慕课与腾讯课堂讲解的次序等情况进行调查,以助于更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方式。最让学生们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他在自制黑板墙上工整的公式推导流程板书,深奥的数学公式在他娴熟地挥舞粉笔之间渐趋明朗,学生们直言:“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工整的推导板书、满满的仪式感,隔着屏幕也能找到数学课堂的感觉!”

因时制宜,变“疫”为“机”,用好网络教学的“天时地利人和”

网上教学开展至今已将近3个月,期间刘春光不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完善方案,努力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数学课程建设。他表示,网上教学的经历也为他今后的教学一定的启发,特别是“天时”,一是待恢复正常课堂上课时,对于同学们普遍关注的疑难问题,可使用网络课堂进行快速有效的补充,而无需留待老师赶到番禺校区才解决;二是可以采用网上课堂开展大学生数学竞赛培训,灵活解决存在已久的老师、各校区学生的交通、排课时间问题。

刘春光的学生在线答题

网上教学所带来的“地利”和“人和”,则体现在指导学生方面。刘春光今年负责指导一名研究生三年级学生以及三名本科生,疫情期间,他与研究生形成固定的指导交流模式,学生每天下午三点前把论文、疑问发给他,他看过后立刻返回意见给学生修改,本科生指导亦然,规定时间,明确问题,有效地保证了学生论文的书写修改速度以及对学生的指导答疑,不受地点等其他因素影响。

谈及网络教学的弊端,刘春光表示,数学是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传统教学是面对面教学,虽然慢,但重难点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映作出相应调整,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随时跟教师沟通交流,面对面交流在整理思路上的效率是网上交流难以比拟的。但在疫情之下,能看到学生保持健康并坚持学习,他觉得是本学期的最大开心之处,这学期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也让他对疫情结束后的教学有了更大的期待。

 

 

简单为美,为学生提供优质网课:计算中心党员教师林龙新

 

计算中心林龙新副教授本于1月17日回老家湖南过年,但由于新冠疫情在全国的突然爆发,担心疫情在全国的蔓延会影响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便于1月28日提前返回广州做课前准备。

 

精雕细磨保优质,搭建平台助生学

每一节衔接顺畅的网课背后,都有平凡感人的故事;每一名网课教师心里,都蕴藏着深厚的爱生情。在接到学校的在线教学通知之后,林龙新就开始紧锣密鼓地为在线教学做各种准备工作。在尝试过诸如“在线国家精品MOOC课程结合在线辅导”、“基于在线国家精品课程的SPOC教学模式”等各种主流的在线教学模式之后,总觉得效果不太理想。最后,他依据所授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的自身特点、所面向的学生群体的基础和差异化需求,结合自身在技术层面的优势,提出并实践了“直播和翻转互动相结合的《程序设计基础》在线教学与实训”的在线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和好评。

为充分发挥授课教师的独特教学理念和主观能动性,他坚持采用以“直播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通过“腾讯会议”直播的方式,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互动效果。林龙新通过自建个人教学网站,动态整合了类似中国大学MOOC网的国家精品课程、著名的编程网站“慕课网”、“菜鸟教程”等知名程序设计网站内容,作为学生课外的教学辅导资料。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他以Jupyter notebook为核心基于家庭电脑搭建了涵盖各类程序设计的实训平台。在该平台上,学生可以进行Python、C/C++、Go、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多种编程练习。疫情阶段,该实训平台很好的服务了3个教学班级,200多位学生的在线训练任务。

林龙新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简单为美”的教学理念,把对课程关键知识点和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深入浅出的“简化”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以微课件和音频的方式把它们发布于课程的教学网站,供学生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因为家有2岁多的幼女,有时较为吵闹,为此,他几乎每天驱车来校工作,经常在办公室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不断揣摩教学状态和学习状态,及时改进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语言,只为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他把疫情阶段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成果以“直播和翻转互动相结合的<程序设计基础>在线教学与实训”为题报送到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委员会举办的“疫情阶段在线教学优秀案例(第二批)”评选活动,在40多所高校1200余份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教师或课程类案例一等奖。

 

 

为线上教学盏灯的守护者:学院研管办党员教务员殷卓

 

“提醒:教学形式统计表,请老师们2月18日前确定后点击在线提交。”“老师们,每门课程群已建好,选课名单最终确定后,邀请老师们进群。”“雨课堂最近使用人数较多,服务器有点超负荷,若有老师登录异常,请告诉我我马上报给工程师解决。”“4月20日周三:信科院研究生专业共8门课程,学生反馈XXX老师使用的雨课堂很顺畅,平台功能分享:XX老师课程打卡使用企业微信人脸识别打卡。今天8门课程授课顺利,老师们辛苦了!”这就是学院机关支部党员、研究生管理办公室教务员殷卓老师,疫情期间在岗工作每天的常规工作内容之一。

 

设助理,强保障,确保授课“稳定不掉线”

为更好地做好疫情期间研究生线上授课服务工作,助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保障学院专任教师线上开课的正常进行,她组织研究生同学们组建课程助理群,为本学期每门课程配备课程助理,协助教师开展在线教学工作。对在线教学的每堂课程做好记录,时时关注课程状态、课程进展情况,保障研究生在线教学的安全、稳定开展。此举在学校的在线授课相关报导中,成为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最强辅助”,并在“学习强国”APP中得到宣传报导。

精挑细选,练就“云”会议调试小能手

为保证预期毕业研究生及时完成学位论文并按时获得学位,殷卓协助制定《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20年夏季硕博研究生首批预答辩安排》,对工作要求、预答辩前准备工作做了详细的指引,也做好了充分的应急预案。为确保预答辩工作取得最佳答辩效果,在精心比对了多种会议软件后确定学院预答辩使用的会议软件,她花费大量时间提前研究会议软件的各项功能操作,并悉心与学院各位答辩秘书分享交流,确保预答辩万无一失,亦为之后的线上招生工作及正式答辩工作提前做好准备。

灯火通明常在线,一心两用时待命

疫情之下的线上教学组织工作,时间紧,任务重。2月13日殷卓老师就提前回到工作岗位,提前半个多月做好研究生在线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自线上教学开课以来,她时时“在线”,夜晚8点时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有呼必应。

她按照学校关于研究生线上教学组织的相关工作安排,积极与各系教师进行协调,从师生数据对接、平台开课计划统计、教学平台调试、师生通知与组织等各项工作入手,细致入微地做好平台沟通、资料收集、数据统计、上传下达等具体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线上授课的质量,实时处理学院教师的线上教学问题,她经常“一心两用”,双手双眼专注于电脑上的教务工作,双耳听着手机会议软件中正在授课的学院教师在线课堂情况,并对每日授课教师授课情况进行当日授课小结,为授课教师们提供意见建议参考。同时,她通过“课程网络使用质量”、“线上教学质量”等问卷调查,征集平台开课中师生反馈的意见建议,并一条一条清晰地记录下意见反馈,汇总整理后,又逐一与任课老师沟通,确认改进方案。不分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没有白费,开学至今的网络教学实战换来的不仅是学院48门研究生课程的在线顺畅开课,更是学院师生对学院研究生课程的积极反馈。

 

 

两千公里驰车返穗,把好学生平安关、需求关、

思想关、就业关:数学系党员辅导员江秀海

 

他,和全国千千万万的辅导员一样,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宏大的行动,但用力所能及的行动倾入对祖国、学生、学校的爱,让同学们感受到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这个“家”的温暖与力量,共战疫情!他就是学生心目中那个敦厚老实、埋头苦干的“江哥”。

庚子年伊始,随着疫情的一步步升级,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数学系辅导员江秀海1月30日连夜驱车2000公里从山东赶回广州,全身心投入学校的抗疫工作,对数学系369位境内外本科学生逐一排查,了解学生动态,稳定学生情绪。

把好学生平安关。自1月26日开始,至今100多天里,每天督促数学系369名本科生按时打卡,对未按时打卡的同学通过微信、电话、家长等多举措一一跟进,保持数学系每日打卡率在100%。不间断提醒学生及家人注意安全,对含有70余个字段信息的统计表逐一认真核实,并做好重点关注人员情况的跟进和上报工作;

把好学生需求关。为认真落实贯彻“停课不停学”的文件精神,江秀海协助数学系班主任为12个班级开展云班会,分析学业,指导抗疫期间学生的网上学习;对于延毕同学,他一对一关心和了解其学业与身心情况;帮助各年级学业困难的同学分析问题,确保学生的线上学习效果,保证学习不掉队。

把好学生思想关。作为本科学生支部书记,他积极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在其引导下,数学系多名同学积极参与居住地的抗疫志愿工作,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具体贡献;疫情期间,组织支部党员开展4场学习党的理论、抗疫英雄先进事迹、五四精神等主题的党日活动,不断提升支部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思想素质,筑牢疫情抗击红色思想堡垒。

把好学生就业关。他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主题为“疫路相伴、职击未来”多场云交流会,帮助毕业班学子做好求职就业工作,并联系杰出校友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同学撰写和修正简历;与此同时,他组织数学系2017级学生积极参加职业规划大赛,尽早梳理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引导学生们踏实做好就业工作的前奏。

 

舍小家为大家,放弃产假毅然上阵的新手妈妈:

计算机科学系党员辅导员潘俏逸

 

她不仅是计算机科学系669名学生的“俏逸姐”,也是一名尚在产假中的新手妈妈。在得知疫情来袭,学校防控任务重,学生健康排查工作繁忙、工作缺少人手的情况下,计算机科学系辅导员潘俏逸主动响应号召,毅然提前结束产假,请缨“线上”云办公,坚守学生防疫工作第一线,一边看护六个月大的孩子,一边投入到学生健康信息采集、开学事项落实的工作中去。

深入落实学生健康情况,爱心关注重点学生

虽然孩子需要母亲的陪伴,但潘俏逸觉得在这样的特殊时期,特别是计算机系有85名同学仍在境外,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确认学生健康信息,落实好自己所带的学生每一个人的平安健康,亦是极为重要。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计算机系共有5名同学身在疫情重灾区湖北,其中1名学生在武汉且家中有人已经确诊新冠肺炎,1名香港学生也在湖北老家与年迈的老人一同生活,也有毕业班的学生身在湖北无法返校回到实验室完成毕业设计,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状态时刻牵动着潘俏逸的心。她一方面关心学生防疫物资是否充足,叮嘱他们积极防护注意安全,一方面积极联系学生导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直到春暖花开,湖北解封,武汉解封,在湖北的学生四名均已完成申报,顺利返粤,另一名同学也在湖北老家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

组织生活“云”上过,构建抗疫坚强堡垒

自疫情发生以来,潘俏逸积极组织支部全体党员同志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就疫情防控作出的重要指示,坚持“三会一课”的党建模式,开展系列线上主题活动,做到疫情防控、党建工作两不误。她鼓励全系学生积极配合防疫工作,并发动本科生支部捐款捐物,计算机科学系共有14名本科生参与到防疫的志愿服务当中,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707个小时。其中,吴凯一同学在一线抗疫中坚守了480个小时,作为医生家属,他在疫情初期就参与到了社区医院的工作中去,为战胜病毒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开展线上主题班会,坚定学生必胜信心

面对新学期线上云开学的特殊情况,潘俏逸主动作为,组织本科生各年级开展线上学风建设及积极抗疫的主题班会,配合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为居家云上课的同学们送上及时的关心和问候,从学业辅导、思想教育、困难帮扶等方面指导和服务学生,及时疏导学生情绪,倡议全系同学坚定信心、同心同向、众志成城,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组阻击战。

 

 

本学期信息学院201门本科生课程、48门研究生课程、教学时长为18周的课程已全部实现在线开课。是心与心的牵挂,情与情的交流,疫情时期的在线“教”与“学”传递出的是温暖与爱:为了能制作优质线上课程,老师们加班加点备课、教研、审核、制作课件、录制课程、组织课后答疑,有序开展网上教学;教务管理岗老师坚守岗位,兢兢业业为“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保驾护航;辅导员用实际行动全力做好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托起学生的信念与希望。夏已至,花已开,待生返校,携手共赏南湖荷塘景,共建美好暨南园!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2020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