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麦耀华团队在《美国化学会志》(JACS)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2018-03-12 来源: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近日,我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麦耀华教授团队的论文“All-Inorganic CsPbI2Br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High Efficiency Exceeding 13%”在《美国化学会志》杂志上发表。《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ACS)是材料与化学的权威杂志,影响因子为13.858。博士生刘冲与副研究员李闻哲为共同第一作者,范建东教授和麦耀华教授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

目前,有机-无机杂化新型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稳定性问题仍然阻碍其进一步产业化。而全无机钙钛矿太阳电池中各功能层都拥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制备高效、稳定的新型全无机钙钛矿太阳电池是解决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电池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近日,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麦耀华教授团队在全无机钙钛矿领域又取得突破性进展,针对当前钙钛矿太阳电池在热稳定性方面存在的缺陷,团队率先提出了基于金属氧化物(NiOx、MoOx)为空穴传输层和阴极缓冲层,无机钙钛矿材料CsPbIBr2为吸收层的新型全无机钙钛矿太阳电池器件,器件的热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相关论文发表在Nano Energy上 [Nano Energy, 2017, 41: 75-83]。但是,器件电流受限于吸收层材料较宽的带隙(CsPbIBr2, 2.08 eV)以及较低的电子提取效率,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相比传统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电池仍然缺乏竞争力。

针对以上问题,团队采用两步升温法制备出高质量的CsPbI2Br (1.92 eV)钙钛矿薄膜,并将ZnO@C60双电子传输层结构引用于器件中,该结构比单层ZnO或C60具有更强的电子提取能力,以及更低的界面缺陷态密度。最终,基于FTO/NiOx/CsPbI2Br/ZnO@C60/Ag结构的全无机钙钛矿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了13.3%,是该类型电池已报道的世界最高转换效率之一,同时,电池体现了优良的稳定性。该研究工作为进一步解决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CsPbI2Br无机钙钛矿薄膜的结构)

(ZnO@C60双电子传输层的结构与电子提取特性)

(全无机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器件性能)

该研究得到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经费的资助,同时也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51672111)、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1617341)的支持。

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是以麦耀华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为打造高水平新能源技术创新研发平台而成立的研究团队。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以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工作重心,通过面向产业化的前沿技术研发、科研成果转化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推动学科建设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目前,研究院有专职科研人员12名,拥有包括PECVD、溅射和SEM、XRD等大型材料与器件的制备与表征设备50余台(套),主要开展高效率晶体硅太阳电池、化合物薄膜太阳电池、钙钛矿太阳电池、锂电池和光伏系统等方向的研究。


(新能源技术研究院)